【真相俠】蘋果今年發(fā)布iPhone 7 Plus的時候,重點介紹一個拍照功能,就是人像模式可以模擬相機的背景虛化效果,但是iOS10上線初期并沒有開放這個功能,而前幾天正式上線的iOS10.1正式加入了“人像模式”功能,正式將這個背景虛化效果的新功能上線供iPhone 7 Plus使用,真相俠使用了幾天,發(fā)現(xiàn)它確實比過去很多背景虛化的模擬效果要好,大部分時候能有自然的背景虛化效果,并且突出主體。但也有聲音說太假了,沒法和單反拍的相比,到底這個背景虛化效果是還原了單反相機的淺景深效果,還是單純的瞎合成?我們通過比較來說明一下。 iPhone 7 Plus實現(xiàn)背景虛化效果,靠的是新推出的雙攝像頭的硬件配置,通過兩個不同焦距的鏡頭協(xié)同拍攝,最后通過算法合成來實現(xiàn)背景虛化的效果。因為iPhone 7 Plus是使用雙鏡頭取樣進行模擬,所以從實際拍出來的照片看,還真的有大光圈鏡頭拍攝的效果,那么它是否真的可以還原單反相機大光圈的效果呢?我們通過不同場景下的對比來驗證一下。首先和大家說說背景虛化的原理。 一、背景虛化的原理 照片的背景虛化效果,由相機硬件和拍攝狀態(tài)多方面共同決定的,簡單來說就是拍攝裝置物理特性得出的固有效果。背景虛化效果的差別取決于硬件以及拍攝時的狀態(tài)。其中和鏡頭焦段、鏡頭的光圈、對焦距離,主體和背景的距離這四個方面有直接的關(guān)系。這四個要素決定了拍攝時的景深。從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背景虛化效果。 景深是指對焦物體焦平面前后的清晰范圍,我們常說的背景虛化效果要在淺景深下實現(xiàn),意思就是指這個清晰范圍比較小,主體外的前后范圍都虛化表現(xiàn)了。景深大是指這個清晰范圍大,從主體到背景都可以拍攝清晰的照片,我們叫做全景深或者說超景深。因為人眼看東西景深不會太大,聚焦在一個物體后,背景或者前景的東西是看不清楚的,人眼無法實現(xiàn)所有東西一眼看清。所以把景深范圍大到全部清晰的情況叫做超景深。
景深和上面四個要素的關(guān)系是,焦段越長,景深越淺;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主體和背景的距離不影響景深,但會改變背景虛化程度。所以我們想要獲得背景虛化效果的話,可以使用更長的焦段、更大的光圈、靠近主體或者選擇離主體較遠的背景來拍攝。 除了以上幾點,傳感器尺寸也是決定背景虛化強弱的一個因素,傳感器尺寸不會直接影響景深,但是由于不同尺寸的傳感器在同一等效焦距的情況下,實際焦距是不同的,從而會因為實際焦距的不同而導(dǎo)致景深的不同。例如iPhone 7 Plus新增的56mm F2.8拍照組件,實際焦距約為135畫幅的12-14mm左右,APS-C畫幅下等效56mm鏡頭,實際焦距為135畫幅的35mm;中畫幅等效56mm鏡頭的實際焦距為135畫幅的90mm。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手機拍照很難有背景虛化效果,但相機很容易實現(xiàn)了。 二、iPhone 7 Plus背景虛化原理 和相機不同的是,iPhone 7 Plus的背景虛化功能是通過合成處理得到的,但是和以往通過算法把主體摳出來,背景后期模糊處理的方式不同。iPhone 7 Plus的背景虛化通過兩個攝像頭測算,經(jīng)過更精密的算法進行合成,所以視覺上更真實。
因為iPhone 7 Plus有兩個不同焦段的鏡頭,所以當我們開啟iPhone 7 Plus的人像模式后,這兩個拍攝模組會同時啟動,iPhone 7 Plus在該模式下限制使用56mm的長焦鏡頭取景拍攝,視角變窄,而且還限制了最佳效果應(yīng)該距離主體2.5米內(nèi),且不能太接近。實際測試會發(fā)現(xiàn),用于記錄主體的是56mm鏡頭,28mm鏡頭只負責協(xié)同完成背景虛化效果。 通過遮擋攝像頭對比可以明白,iPhone 7 Plus當中56mm攝像頭按照常規(guī)記錄,而28mm端的攝像頭遮擋后畫面會過曝,顯然是用于輔助偵測主體邊緣與分辨主體前后景使用的。最后將56mm攝像頭拍攝的照片的背景部分進行虛化模糊處理。而當我們拍攝的主體超出了建議的2.5米外后,手機會根據(jù)焦平面的位置,適當減小背景虛化的效果。 蘋果使用這招來實現(xiàn)手機的背景虛化效果確實挺湊效的,比起漸變式的模糊處理,可以更好地判斷背景虛化的部分。而更值得稱贊的是這個拍攝過程幾乎察覺不出來是合成處理,實拍照片除了邊緣有些虛掉外,整體還是比較自然的。不得不說蘋果的軟件算法功力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