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召開了夏季全場景新品發(fā)布會,發(fā)布了諸多新品,在智能家居方面,華為推出的的華為全屋智能4.0格外令人矚目。 當前智能設備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fā)展,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設備單體的智能,從單體智能到場景智能,再到全屋智能。這期間代表的是智能家居設備從單一化走向生態(tài)化的趨勢。而本次華為發(fā)布的全屋智能4.0,經過三代的迭代,在跨空間交互上給我們帶來了足夠大的驚喜。
一、打破物理空間限制,隨時隨心全屋交互
華為首先推出了本次全屋智能4.0方案的重磅新品——華為全屋智能中控屏S2,是業(yè)界首款空間穿越屏,相較于業(yè)內其他固定中控屏,搭配磁吸式充電dock該空間穿越屏可以通過磁吸方式固定在墻上或擺在桌上,也可以隨時隨地取下,在不同空間、不同場景手持操控,放取便捷。
二、智能空間識別,場景切換一鍵直達
通過在不同墻面上的dock磁吸識別,智能中控屏S2 可以自動切換成當前空間場景的操作界面,實現對特定場景的精細化操控。同時中控屏從大到小分三層級設計了操控界面,可以實現從全屋操控到子場景設備操控再到單體設備精細化操控的功能。 搭配本次發(fā)布會另一款新品——智能MINI按鈕,一碰即可智能寫入場景模式。再將按鈕分別放在屋內各個空間中,一鍵即可直達該空間的專屬場景模式,也支持特定場景模式的打開和關閉。
三、洞悉用戶意圖,私人定制場景
通過智能中控屏S2將全屋智能設備模塊化、分散化,用戶可以自由定制喜歡的場景模式,還可以生成場景卡片一鍵保存,讓用戶自由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場景。
四、聯合全屋智能各大子系統(tǒng),持續(xù)推進“1+2+N”解決方案
要實現華為全屋智能4.0,必然需要經過各大設備系統(tǒng)的支持。華為為此推出了各大子系統(tǒng),包括照明子系統(tǒng)、安防子系統(tǒng)、冷暖新風子系統(tǒng)、音樂子系統(tǒng)、網絡子系統(tǒng)、用水子系統(tǒng)和家電子系統(tǒng)等,通過各大系統(tǒng)的聯動配合,將全屋設備模塊化、精細化,才能夠打造出每個用戶專屬的各種智能場景,讓整個房屋鮮活起來,全方位為用戶服務。 而實現這些的背后,離不開華為自創(chuàng)“1+2+N”的解決方案,通過1個智能主機,2種交互方式和N個子系統(tǒng),相互聯結,為用戶提供智慧、穩(wěn)定、便捷的空間智能體驗。 與此同時,華為旗下的鴻蒙智聯生態(tài)也在不斷發(fā)展壯大,用戶不必拘泥于設備的單一選擇,而華為全屋智能4.0也已經支持超過5600款產品的接入,用戶可以像搭積木一般,用鴻蒙生態(tài)產品搭建出屬于自己的智能城堡。 華為入局智能家居領域并不算早,但從2020年12月21日其正式發(fā)布智能家居戰(zhàn)略及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以后,華為就不斷在該領域進行深耕。
當時業(yè)界主流的方案還僅僅只是通過不斷疊加智能設備單品來實現家庭空間的部分智能化,而華為就已經創(chuàng)見性地開始著眼于全屋角度,通過全屋智能硬件和水電等系統(tǒng)的重構,實現全屋中各設備各場景的智能協(xié)同。 到2021年10月22日的HDC2021大會上,華為正式形成了現在的“1+2+N”全屋智能體系,伴隨著鴻蒙系統(tǒng)的推出和應用,華為體系下的各大智能設備得以在同一套系統(tǒng)中以共同的語言進行互聯。
一直到華為全屋智能方案4.0的推出,華為始終堅持既定的萬物互聯路線,以人為本為用戶打造更為智能、便捷的全屋智能體驗。
編輯點評:華為本次發(fā)布的全屋智能4.0,通過核心交互設備的升級,徹底改變了用戶交互方式,解決了空間距離限制而造成的全屋操控難題,讓用戶在家里無論身處何處,都能夠方便快捷地對全屋設備、場景進行操控。未來已來,我們夢寐以求的未來家居生活,已經變成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