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要聞 > 生活> 正文

2024古偶大亂斗,勝利永遠屬于“大女主”

刺猬公社 整合編輯:太平洋科技 發(fā)布于:2024-11-12 14:36

十一月的劇集市場,終于熱鬧了起來。

先是《永夜星河》《珠簾玉幕》雙雙定檔11月1日,鵝酷用古偶正面硬剛;再是播出后女主齊齊下場比宣發(fā),這端搖來張凌赫,那端搖來肖戰(zhàn),彰顯娛樂圈人脈。主演的粉絲們也不遺余力,打開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總能看到他們剪輯安利的賣力身影。

被古偶轟炸多年的觀眾,也終于暫時告別疲軟活躍起來,想看兩部劇一較高低的局面,畢竟能在本月“決戰(zhàn)古偶之巔”中勝利的劇集,一定更好看。

事實上,從數(shù)據(jù)上看,《永夜星河》《珠簾玉幕》在熱度方面不相上下。貓眼數(shù)據(jù)顯示,《珠簾玉幕》開播的前五天里,有四天熱度超過《永夜星河》;11月4日的云合數(shù)據(jù)則顯示,《永夜星河》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占有率超過《珠簾玉幕》,前者為17.3%,后者為15.1%。無論貓眼熱度還是占有率,兩者數(shù)值相差并不大。

從內(nèi)容上看,《永夜星河》主打輕松搞笑,女主穿書,賣萌打滾攻略男主,姿勢可愛,套路頗深,有設定的新穎,也有人物的靈動;《珠簾玉幕》主打女主成長,底層開局,最終逆襲,并配以珠寶事業(yè)線,展現(xiàn)古絲綢之路的歷史畫卷來加深故事的厚度,有飽滿的女性塑造,也有層層闖關的爽感。

看似兩個不同類型的劇集,風格迥異,卻也有著共同之處,那就是兩部劇均以“女主”為核心,講述她們從弱小到獨當一面的歷程,用自己的方式征服這個世界。

從百看不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甄嬛傳》,再到今年播出的熱度較高的古偶《與鳳行》《墨雨云間》,古偶大亂斗之年,勝利只屬于偏愛“大女主”的劇集。

古偶大亂斗之年

沒有人能想到,2024年的古偶市場是這樣的一番景象。

即便在2023年部分古偶大IP收效甚微,差評眾多的情況下,愛優(yōu)騰芒依然不肯放棄古偶賽道這張好牌,甚至更加內(nèi)卷。

縱觀2024古偶片單,每個平臺手里都握有自己的王牌。騰訊依然走大IP道路,年初有《與鳳行》,暑期有《長相思 第二季》《柳舟記》;愛奇藝的古偶雖然沒有再現(xiàn)《蒼蘭訣》的爆款,但也可以從《四方館》《七夜雪》《大夢歸離》等劇中看出,平臺在孵化新的類型故事;優(yōu)酷則憑借著“古偶三杰”《惜花芷》《花間令》《墨雨云間》,和《度華年》《春花焰》《珠簾玉幕》,頭頂“大女主”光環(huán),在古偶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風格。

再看演員,上至85花趙麗穎、楊冪,再到95花趙露思、虞書欣,下至00后趙今麥、鄧恩熙,還有吳謹言、李沁、宋軼、景甜、任敏、鞠婧祎、陳都靈、王楚然等,竟然都在今年的古偶桌上湊齊……而本就供給不足的男演員們,也在平臺之間換乘,搭配不同的女主角,張凌赫《云之羽》播出的第二年,《度華年》便在優(yōu)酷播出;任敏和肖戰(zhàn)《玉骨遙》播出的第二年,《錦繡安寧》便在芒果播出……

如果古偶內(nèi)卷卷出了風采,固然是觀眾受益,但實際上,2024年的古偶大亂斗,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一方面,是觀眾對演員審美的疲憊。當男女演員拼命接古偶,一年播三部,帶來的并不是觀眾對演員演藝能力的改觀,而是刻板印象的加深和對演技的質(zhì)疑,或者干脆無效播劇,引起不了討論的欲望。因為在古偶賽道,美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優(yōu)點,對演員來說,選中一個有特色的角色,并為其注入靈魂,才是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在古偶賽道,“高顏值”和“磕CP”往往作為衡量一部劇的兩大標準,但這也導致了古偶流水線式的生產(chǎn)。

過去,觀眾主張古偶劇就是顏值劇,于是顏值在線的古偶劇越來越多,但能讓觀眾磕的CP卻越來越少;后來,觀眾聲討古偶劇套路深,不是三生三世虐戀,就是工業(yè)糖精齁壞嗓子,于是古偶開始挖掘新人設、新類型,融入武俠、探案等熱門元素,結果變成了“四不像”,就像劇集名字不知所云一般,讓觀眾追劇時一頭霧水,逐漸喪失了對古偶的熱情。

刺猬公社統(tǒng)計了2024年播出的24部古偶劇發(fā)現(xiàn),只有10部劇集豆瓣評分在6分之上,再看評分人數(shù),只有《與鳳行》《墨雨云間》《狐妖小紅娘·月紅篇》的評分人數(shù)在10萬以上。

除了少數(shù)有熱度的劇集,大部分古偶劇不僅悄無聲息地播出了,甚至在播出時,也沒能濺起任何水花,成為只有粉絲看的飯圈劇。

觀眾不愛古偶了嗎?

觀眾對古偶的熱情徹底喪失了嗎?

并非如此。平臺之所以偏愛古偶劇,是因為每一年幾乎都有一部古偶劇成為爆款,抬高大盤熱度。85花的成名作里,至少都有一部古偶劇加持,楊冪的《宮》《仙劍奇?zhèn)b傳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趙麗穎的《陸貞傳奇》《花千骨》;95花更是如此,虞書欣的《蒼蘭訣》,趙露思的《傳聞中的陳芊芊》都曾是當年能夠殺出重圍的古偶扛把子。

古偶不僅自帶熱度,甚至也可以起到讓“配角上桌”的功效,幫平臺孵化新人!秾幇踩鐗簟泛汀对浦稹范际堑湫偷睦,《寧安如夢》中飾演張遮的王星越,后來在《墨雨云間》擔任男主角,如今已經(jīng)是古裝界炙手可熱的男明星;《云之羽》中飾演女二男二的盧昱曉和丞磊,如今都成為各大古裝劇的男女主。

在云合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2022-2024年S+劇封神榜的前十名中,有五部都是古偶,分別是愛奇藝的《卿卿日!罚v訊視頻的《長相思第一季》《與鳳行》,以及優(yōu)酷的《長月燼明》《墨雨云間》。

即便到了今年,古裝、古偶還是所有劇種中最能打的那一個。2024年上半年網(wǎng)播表現(xiàn)及用戶分析顯示,《慶余年第二季》《與鳳行》《墨雨云間》正片有效播放穩(wěn)居前三,除了《惜花芷》《花間令》《神隱》《大唐狄公案》外,《甄嬛傳》這部播出十余年的劇集,甚至也穩(wěn)居TOP11的位置。

觀眾仍然愛古偶,仍然愛看帥哥和磕糖,只是有前提條件。

事實上,古偶中看重的“高顏值”未必是觀眾的必需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的時候,作為四海八荒第一美男子,夜華的飾演者應該顏值逆天,因此趙又廷出演之初就被觀眾吐槽造型丑。然而憑借著過硬的演技,趙又廷讓“夜華”成為了一個經(jīng)典角色。

女主也未必要在造型上美出天際,今年3月份播出的《花間令》就是一個印證,鄭合惠子飾演的楊采薇即便灰頭土臉、臉上留疤,觀眾也能在她和男主之間品出CP感。

古偶流行過的套路有很多,從業(yè)者對這些套路的理解也有偏頗。一部甜甜的古偶誕生,“磕CP”成為主流,于是從業(yè)者便瘋狂造糖,忽略情感邏輯;一部古偶爆款誕生,讓更多配角被看到,于是從業(yè)者誤以為“群像”才是真正的流行密碼;一部古偶中的“背德感”大受歡迎,于是從業(yè)者以為狗血的劇情固然夸張但更能出彩;

事實上,在古偶賽道,決定CP是否好磕、群像是否出彩、情感是否吸引人的根本要素,不是糖撒了多少,配角人設多新穎,情感關系多扭曲,而是女主的塑造與扎實的故事,核心主線不出錯,輔助元素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觀眾不是不看古偶,而是希望看到落地的“大女主”和有共鳴的“好故事”。

大女主,永不過時

在古偶賽道,女主往往是最容易“扛血包”的存在,劇集是否好看,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就在于女主塑造是否飽滿,畢竟在長視頻平臺,女性用戶是主流,古偶更是如此。

拍古偶,某種程度上就是拍大女主的故事,如果男主搶戲就會被觀眾蓋章“披著古偶談戀愛”的評價,而低幼的戀愛腦和傻白甜是觀眾早就摒棄的女性形象。

好看的古偶劇,永遠都是女主的主場,給男主偷偷加戲是大忌。在云合數(shù)據(jù)2024古偶劇排行榜前七名中,《與鳳行》《墨雨云間》《惜花芷》本質(zhì)上都是“大女主”,故事圍繞女主展開,而男主角也不會搶女主光環(huán)。

在古偶中制造大女主,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但卻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從業(yè)者以為的“大女主”往往是頭頂光環(huán),并給予戰(zhàn)神、王公貴族的高級身世,這樣的好劇固然存在,但對于很多劇集來說,一旦塑造不好,反而失了真實。

就像網(wǎng)友銳評的那樣:“因為寫不出高貴的品格,所以只能寫高貴的身份。 因為寫不出干凈的靈魂,所以只能寫干凈的肉體!

其實,大女主也可以是多元化。她們可以是高冷的,也可以是可愛的,可以高高在上,也可以是平平無奇,但她們的共同點都是可以憑借著自身的智慧打破困境,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處世之道,像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一樣。

即便在古偶賽道,劇集也需要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刺猬公社曾在仙俠劇熱播時分析過,經(jīng)典的仙俠劇其實都已經(jīng)指明,好看的故事都是從主人公識于微時開始,他們的相遇從來不是因為對方的強大和完美無瑕。

古偶劇同樣如此,好看的古裝劇往往都是從小人物開始,從主人公識于微時開始,她們雖懵懂但成長,雖弱小但智慧懂,她們可以是任何一種化身,但絕對不只是出身高貴的花瓶那樣簡單。此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楚喬傳》均是如此經(jīng)典的存在,如今這樣的角色也逐漸多了起來。

今年出圈的古偶里,女主形象都較為落地,讓觀眾可以感同身受,也能夠在市井風情中,感受小人物的歡喜與無奈,將普通但渺小的故事變得傳奇勵志。

《墨雨云間》中,“菲常蕭張”的CP固然好磕,但女主從一個被陷害的縣令之女步步為營,不僅幫助自己復仇,還成功為死去的朋友報仇。也正是因為女主凄慘的經(jīng)歷,那句“請蒼天,鑒忠奸”才顯得更震撼人心;《珠簾玉幕》中,趙露思飾演的端午從一個采珠奴做起,最終逆襲成為一代女王,它沒有高歌功成名就,而是展現(xiàn)了古代女性掙扎與奮斗的縮影,第一集里端午凄慘的采珠經(jīng)歷就能打破大眾對古偶的刻板印象。

盡管《永夜星河》看起來比較歡脫,但本質(zhì)上,何嘗不是一個普通女孩升級打怪闖關的故事,現(xiàn)代女孩與半妖男孩的碰撞,不可言說的身世背景與情感都變得有滋有味。

通過落地的小人物+逆襲的爽文情緒,既兼顧了共鳴,又兼顧了情緒價值,很多古裝劇的制作方已經(jīng)找到走紅的“捷徑”。

古偶做好“大女主”的好處不只在于能找到觀眾和市場的胃口,也能提升一部劇的長尾效應,畢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甄嬛傳》是無數(shù)觀眾每年的必看劇集。

與其說《永夜星河》和《珠簾玉幕》互相硬剛,不如說平臺在古偶賽道上的探索,觸及到了更多的類型,這些都會成為再次點燃觀眾對古偶希望的一盞燈。

而對于國產(chǎn)劇流量大盤來說,古偶不能“涼”了。

本文來源:刺猬公社

刺猬公社

網(wǎng)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推薦 手機 筆記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業(yè) 出行 未來
二維碼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