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OpenAI的加持,但今天的蘋果著實乏善可陳。 北京時間6月11日凌晨1點,蘋果召開了WWDC 2024(全球開發(fā)者大會),包括iOS 18、iPadOS 18和macOS 15等常規(guī)升級悉數(shù)亮相。 此前被人們高度關注的AI功能,也終于露出真容,只不過“此AI非彼AI”,蘋果將其命名為“Apple Intelligence”。 圖片來源:WWDC 2024 好消息是,蘋果達成了與OpenAI的深度合作,前不久發(fā)布的GPT-4o模型被完全整合進Siri中,用戶無需創(chuàng)建賬戶,就可免費使用這個模型的大部分功能。 壞消息是,Apple Intelligence在實際應用方面,基本集中在“文生圖”、“文本總結”、“跨應用聯(lián)動”這些老生常談的功能上,且目前只支持M系列芯片及A17 Pro芯片(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的硬件平臺。 一周前,蘋果在中國區(qū)官網(wǎng)更新了今年WWDC(開發(fā)者大會)的預熱界面,主題是“猛料全加載”,可謂吊足了用戶的胃口。 不過現(xiàn)實情況卻是,蘋果的“猛料”實在有限,甚至整場發(fā)布會下來,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iPadOS 18上的“計算器”功能。 AI首秀,能打幾分? 考慮到外界對于蘋果AI戰(zhàn)略的高度關注,蘋果實際將AI放在了主題演講的最后。 客觀來說,蘋果所展現(xiàn)出的AI能力,沒有超越用戶的“想象范疇”,甚至其中的部分功能,在行業(yè)中已經(jīng)早有應用。不過,在戰(zhàn)略執(zhí)行層面,蘋果仍有值得稱贊的地方: 蘋果并沒有為AI設定一個“大而不強”的敘事框架,而是全部落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中。 即便與OpenAI展開合作,但蘋果仍沒有讓對方“喧賓奪主”,比如Siri會向用戶征得同意——“你愿意讓我用ChatGPT來做這件事嗎?”這就保證了自身AI能力不被弱化。 在用戶普遍關心的隱私保護問題上,蘋果可謂實現(xiàn)了面面俱到。 具體應用上,先來說說文字方面。 Apple Intelligence推出了一項名為“優(yōu)先通知”的功能,在這項功能開啟的狀態(tài)下,系統(tǒng)可根據(jù)通知內容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最重要的信息,比如寫有用戶航班登機牌的郵件會被放在最上方展示。 圖片來源:WWDC 2024 不過,蘋果并沒有詳細解釋“重要信息”的判定標準,它可能是基于用戶的使用習慣、APP的使用頻次,也可能是純粹通過Apple Intelligence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作出判斷。 另外一項重點功能是“全系統(tǒng)寫作工具”,它的應用范圍涵蓋郵件、備忘錄、Pages,以及各類第三方應用中,用戶可以在各種應用場景中擴寫、校對和總結文本。同時還能調整措辭語氣,或是獲得智能回復的建議。 圖片來源:WWDC 2024 在圖片生成方面,Apple Intelligence引入Genmoji和Inmage Wand功能,前者幫助用戶創(chuàng)建原創(chuàng)的圖片及表情包,但目前支持的風格僅限于素描、卡通和插畫三種,而且在實際演示中,呈現(xiàn)的圖片較Stable Diffusion等時下火熱的大模型存在明顯的差距。 后者可以將用戶粗略的手繪草圖轉化為更加精美的圖片,或者僅根據(jù)文本生成相應的圖片,但效果也比較一般。 圖片來源:WWDC 2024 本場發(fā)布會的重中之重是對Siri的升級,現(xiàn)在Siri終于可以算是“智能助手”了。 得益于Apple Intelligence強大的自然語音理解能力,蘋果為Siri配備了“語義索引功能”,它可以基于用戶的照片、日歷、文件、郵件等信息進行“語義索引庫”的排列,并實現(xiàn)更加智能的信息搜索及提取。例如,用戶需要在一份文件中填寫駕駛證編號,Siri就可以調用相冊中的駕駛證圖片自動填寫到文件中。 圖片來源:WWDC 2024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為Apple Intelligence設計了一個全新的框架,這個框架允許開發(fā)者通過App Intents API在他們的應用程序中引入Apple Intelligence,這意味著Siri未來可以橫跨多個APP執(zhí)行復雜的操作。 在隱私保護方面,Apple Intelligence會根據(jù)具體任務來決定讓端側還是云端執(zhí)行。如果簡單的任務,那就完全在設備端運行,如果調度更強的算力,蘋果會借助“私密云”完成計算。 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righi表示,“這些上傳到云端的數(shù)據(jù)絕對不會被儲存,就連蘋果都無法訪問,數(shù)據(jù)只用來執(zhí)行請求! 毫不夸張地說,在隱私保護的問題上,蘋果領先行業(yè)一個時代。 iOS 18,終于趕上安卓了 除了大張旗鼓的AI外,作為蘋果終端操作系統(tǒng)更新的主場,WWDC上自然也不會少了“各類OS”的影子。 首先登場的是VisionOS 2系統(tǒng),最大的更新是對空間照片的效果做出了升級,用戶只需提供一張2D照片,系統(tǒng)就可自動推導出雙眼視圖,同時補充景深及背景,讓畫面更加趨于3D效果。 圖片來源:WWDC 2024 此外,蘋果還為Vision Pro做了一個類似“帶魚屏”的操作界面。 圖片來源:WWDC 2024 在開發(fā)者大會上,蘋果宣布Vision Pro正式面向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8個國家/地區(qū)開售,目前國行起售價為29999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手交易平臺某魚上,這款產品價格大約為1.9-2萬元,印象中這應該是蘋果本世紀以來貶值速度最快的硬件產品。 相比于不被關注的Vision Pro,重頭戲iOS 18的升級之處頗為豐富,但怎么看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一次蘋果加深了iOS 18的定制化屬性,用戶可以自由編輯控制中心,包括位置、大小及排列方式。考慮到蘋果向開發(fā)者開放了新的控制項API,未來用戶還可以在控制中心中添加第三方應用的功能按鍵。 圖片來源:WWDC 2024 在鎖屏界面中,原本的“相機”和“手電筒”按鍵,也可以被用戶自行調整為其他功能按鍵…… 這些關于UI方面的調整,很難稱得上是一種升級,更多的應該算是蘋果的修修補補。 當然,蘋果還是有一些徹頭徹尾的轉變。 比如,在iOS 18上終于“通話錄音”功能了,并且支持AI轉文字及摘要提取功能,但蘋果方面表示,在使用此功能時,對方會接到一則通知。 圖片來源:WWDC 2024 iOS 18的相冊功能也得到了全新的設計,現(xiàn)在新增了一個篩查按鈕,用戶可自定義搜索條件來縮小搜索范圍,比如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任務,或者隱藏截圖等。 圖片來源:WWDC 2024 蘋果還破天荒地為游戲玩家做出了優(yōu)化,現(xiàn)在iOS 18新增了“游戲模式”,在該模式下,后臺活動將被減少,芯片性能將被大幅調用以保證長時間的高幀率,游戲手柄和AirPods的無線傳輸能力也會得到增強。 為了保護用戶隱私,蘋果還特推出“應用鎖”功能,用戶可選定將特定APP開啟識別功能,只有在輸入密碼或者Face ID才能夠正常訪問。 看到這里,如果是安卓的用戶,大概會滿頭問號,因為上文中提到的每一項功能升級,在安卓原生及各類魔改系統(tǒng)中早已實現(xiàn)。 因此,iOS 18充其量只能算是對以前落下功課的彌補,而且是在“摸著安卓過河”。 其他OS,中規(guī)中矩 相較于毫無新意的iOS,蘋果其他終端操作系統(tǒng)至少還拿出了一些創(chuàng)新。 Watch OS方面,蘋果在運動健康上的優(yōu)勢仍然一騎絕塵,F(xiàn)在,Watch OS 11加入了“訓練負荷”功能,可以綜合年齡、體重、海拔、鍛煉時長等數(shù)據(jù)估算運動負荷,幫助用戶更加科學地安排運動計劃。 此外,蘋果還為Apple Watch設計了“小組件”功能,讓這款產品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圖片來源:WWDC 2024 接下來是本場發(fā)布會上,值得重點表揚的iPadOS 18。 首先,蘋果將“計算器”功能帶到了iPad上。當然,如果只是簡單的計算,都對不起性能強悍的M系列芯片和前不久發(fā)布的Apple Pencil Pro。 在iPadOS 18上,蘋果推出了一項“數(shù)學筆記”功能,這項功能核心之處在于,系統(tǒng)可自動讀取并分析屏幕上的內容并給出計算結果。 比如用戶可手寫一個公式,讓計算器給出答案,如果用戶更換了計算變量,計算結果也能同步更新,甚至還可以實時生成函數(shù)圖。 圖片來源:WWDC 2024 蘋果還在iPadOS 18上搭載了一項名為“Smart Script”(智能手寫體)的功能,其原理是通過機器學習來優(yōu)化筆跡。在實際使用場景中,用戶快速地記下一段內容,Smart Script就可在書寫完成后美化用戶潦草的筆記。如果用戶想把一段文本復制到手寫筆記中,系統(tǒng)也會自動將文本調整為用戶的筆跡。 此外,蘋果還在iPadOS 18上增加了“懸浮標簽頁”功能,用戶可以借助該功能在不同應用或瀏覽內容之間快速切換,而無需打開任務管理器,在操作邏輯上更加符合平板電腦的使用習慣。 圖片來源:WWDC 2024 還有不得不提的Mac OS,這次MacOS 15的升級之處不少,但就像iOS 18一樣,充滿了“借鑒”的色彩。 比如“智能多窗口管理”,用戶將窗口拖拽至屏幕邊緣,系統(tǒng)就會自動調整窗口大小以平鋪它們填滿屏幕,簡化了桌面的空間布局與管理,但這是一項在Windows 7上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功能。 又比如“iPhone Mirroring”功能:允許用戶將iPhone的界面映射到Mac上,并可直接在Mac上操作iPhone——這與華為的“多屏協(xié)同”幾乎別無二致。 圖片來源:WWDC 2024 總的來說,個別如“數(shù)學筆記”的功能雖然讓人眼前一亮,但蘋果在Watch OS、iPad OS、Mac OS上做出的升級,仍屬于中規(guī)中矩的范疇。 寫在最后 就在昨日(6月10號),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個人社交媒體寫下這樣一段話:“在WWDC之后,蘋果將不再被視為AI產業(yè)的落后者! 應該說,蘋果的AI首秀達到了及格線,但也僅此而已。 自2022年ChatGPT爆火以來,用戶對于AI的閾值早就對各類大模型及應用屢屢拔高,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想要實現(xiàn)“初戰(zhàn)即領先”的確不易,但作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消費電子公司,它理應展現(xiàn)出人們對它的期望: “Only Apple can do” 文章來源:虎嗅APP |
原創(chuàng)欄目
IT百科
網(wǎng)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