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要聞 > 科技> 正文

小米汽車終于要來了!我被它的顏值打動了。。。

差評 整合編輯: 黃安莉 發(fā)布于:2023-11-16 17:48

今年最受關注的電車( 之一 ),來了!

昨天下午 4 點左右,小米汽車出現(xiàn)在工信部公告里,相關話題立馬沖上微博熱搜。

編輯部的同事們也是圍在一起,就對著網(wǎng)站上已有的幾張公告圖,看了至少有半小時。

不得不說,米車的外觀針不戳啊,長在了大多數(shù)人的審美上,屬于 10 個人里頭, 9 個人都會夸它好看的那種。

從下圖來看,小米汽車的車身比例比較修長,給我的第一眼感覺不像是一臺電車,而更接近油車。

姿態(tài)很在線,后面的小寬體十分對味,整個溜背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也突出一個優(yōu)雅。

而且,你甚至能夠在選裝里,找到 “ 創(chuàng)始人版 ” 的標識,什么叫拿捏用戶感知啊。。。

就是后頭這個 xiaomi 字母標的 logo ,總感覺字有點太多了。。。以至于油頭設計師實在看不下去,干脆 “ 摳掉 ” 了車標,并且把下面的裝飾件做了熏黑處理。

大伙兒瞅瞅圖片,是不是順眼多了?

反正,編輯部同事們在看完這車后,有說像馬丁的,有說像保時捷的,但一致的結論,都是好看。

順帶一提,說像保時捷的那哥們,很快就聲稱在雷軍的微博里找到了 “ 有力佐證 ” 。。。

不過有一說一,小米車子的整體設計還是自成一派的。細細一看,這車不光外觀拉風,在各種設計上更是在往性能的方向整。

45 度角看過去,這個黃色的 Brembo 卡鉗非常顯眼。輪胎也是狠家伙,高配的用了米其林的 PS EV,后輪胎寬到了 265mm ,同時前后輪拱都留了一個導風槽,可以給剎車盤散熱。

而且小道消息稱,這個導風槽是真的,不跟你嘻嘻哈哈。

不僅如此,它的后視鏡甚至有個碳纖維的選裝版本,能輕多少先不說,視覺馬力起碼能加 5 匹。

再加上后頭還有一個可以調節(jié)角度的主動尾翼。雖然說現(xiàn)在國產車也有不少這玩意,但放以前,這可都是什么 AMG 才有的東西,再不濟也得是個奧迪 TT 吧。

先不說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但起碼看起來就很戰(zhàn)斗。

除此之外,脖子哥今天還在群里刷到一張疑似小米汽車內飾的照片,你看這兩個圓扭,還沒按下去,我都已經在 YY 開著米車跑紐北了。

說完外觀,咱再來看看最基礎的參數(shù)。

首先,讓我沒想到的是,小米造了一臺 C 級車。

這款車命名為 “SU7” ,車長有 5 米,準確來說是 4997mm ,比特斯拉 Model 3 、蔚來 ET5 這些轎車都要長一截,和比亞迪漢差不多。

原先我猜它會在 4.8 米左右,因為做到 A+ 或者 B 級車的尺寸,才更符合 “ 年輕人第一臺車 ” 的定位。但他們一下掏出了臺 C 級車,這下價格可能就不便宜了。。。

在配置方面, SU7 至少有 3 個版本:普通版、Pro、Max ,這幾個版本應該是會在三電、激光雷達、性能套件上做區(qū)分。

除了咱們外觀里聊過的性能套件,三電部分小米也是做了一些區(qū)分。

根據(jù)公告,高配版雙電機總功率是 495kW ( 前 220kW ,后 275kW ),比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的 486kW 還要高一點。作為一臺運動風格的轎車,這個馬力肯定是夠的。

電機的供應商是匯川,也是國內老牌的電機、電控供應商,它家給理想、長安、長城等車企都有供貨。

而電池是用的寧德時代的三元鋰。

低配版是單電機,功率 220kW ,供應商是聯(lián)合電子。電池是比亞迪做的磷酸鐵鋰。

在電池容量和電機功率上做差異,算是常規(guī)操作了。不過網(wǎng)上還有個猜測,是高配上 800V 高壓平臺,而低配是 400V ,這樣能把入門版的價格拉下來了。

我倒覺得與其在低配上用 400V 平臺,不如去砍一些別的配置,因為 800V 能明顯提高充電速度,是一項用戶感知明顯的配置。

像小鵬 G6 和智界 S7 這些今年發(fā)布的車型,都是全系標配 800V 。如果小米明年沒有跟上,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再就是激光雷達,小米是和友商們一樣,放在頭頂正中,一眼就看到。

這個配置基本就是在智駕上做差異化,比如理想的車型,帶激光雷達的就會有城市 NOA 功能,而沒有激光雷達的只能在高速路上開 NOA 。

不過,和別家不同的是,小米的激光雷達,外表面上看不出激光掃描的平面。

你看其他車型的都長這樣,前頭一個長方形的輪廓非常明顯。

而小米的沒有這個輪廓,整體更小更圓潤,相對不那么突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風阻更低,這里頭很可能會有些黑科技。

關于米車目前已知的信息,大概就是上面的這些。而這車上公告后,除了網(wǎng)友們沸騰了之外,也是少見地引發(fā)了一些賽道和性能車博主的熱烈關注。

說實話,作為一名汽車編輯,我是很喜歡他們的這個運動取向。但是吧,性能車這個品類,注定不會有太大市場。

用同事的話來說, “ 大家都是口嗨,誰真買性能車啊 ” 。

想要把車賣上量,肯定多少要沾點家用。

不過作為一臺 C 級車,在車內空間上天生就有不小的優(yōu)勢,而且小道消息說這車的內部空間有夠大,前排后排隨便坐。不知道小米在 “ 性能 ” 的標簽下,能怎么利用車內空間來打動消費者。

還有個比較有趣的事,是關于小米的造車資質。至少從公告上看,這回是暫時有了答案。

這次申報小米汽車的企業(yè)是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它是北汽集團下面的子公司。

但是我們再看車子的生產地址,并不是北汽的所在地,而是小米自己在亦莊新建的汽車工廠。

之前 8 月份的時候,有消息說小米已經拿到了發(fā)改委的資質,但還要再去工信部拿資質。

也就是說,到現(xiàn)在,小米還沒有完全取得所有造車資質,所以雖然車是自己造的,但借用了北汽的資質。

在小米汽車的尾部,也寫著是 “ 北京小米 ” ,而非 “ 小米汽車 ” 。

根據(jù)財聯(lián)社今天的報道,小米應該還會繼續(xù)申請造車資質。

就從資質這一點看,我猜測,小米汽車可能是覺得資質審批流程太長,產品有點等不及了。

按照小米汽車的計劃,他們會在明年上半年發(fā)布首款車型。但現(xiàn)在汽車市場市場已經殺瘋了,越晚入局只會越被動。

就拿小米瞄準的 C 級轎車這個細分市場為例,前有月銷兩萬的比亞迪漢,后有主打操控的極氪 001 。而就在上周,華為加持的阿維塔 12 和智界 S7 剛剛上市,這兩位也是朝著這個區(qū)間來的。

特別是智界 S7 ,它的尺寸和小米 SU7 完全是一個級別,兩家又都是手機廠過來的,車機互聯(lián)這一套還有智駕也都是主打項。

所以我估計米車在功能、配置包括定價區(qū)間上,都很有可能和智界 S7 撞個正著。

因此小米現(xiàn)在就趕著上了工信部公告,感覺也是在給自己提提速,別等到別人都把市場瓜分完了再來冒泡。

其實我們拉長線來看,小米汽車的進展其實不算慢。雷軍在 2021 年 3 月宣布造車,到今天,大概兩年半的時間。

蔚小理三家造第一款車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節(jié)奏。

但是,小米入局汽車的時間,已經比蔚小理這批新勢力晚了 7 年,比特斯拉更是晚了 18 年,F(xiàn)在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早已今非昔比。

不過,小米今天的首秀還是給了大伙兒足夠的驚喜。只是目前的信息還很少,咱也不好評判它的戰(zhàn)斗力有多高。

而根據(jù)脖子哥私下打聽到的消息,小米在電機、智駕、座艙上都有狠招。具體有多狠,也不太確定,但在座艙、車機和互聯(lián)這一塊,肯定是第一梯隊。

畢竟手機廠商下場做車機是什么水平,大家都有目共睹了。

剩下最關鍵的只有一個問題,米車會賣多少錢?

從現(xiàn)在的市場形勢來看,脖子哥猜測小米的高配應該不會太便宜,但有可能會控制在 30 萬左右。至于低配會到多少不好說,可能不會超過 25 萬。

但是咱也知道,小米一般都會給一個極具性價比的價格,特別是第一代產品嘛,也可能會有個 buff 加成。

說不定在小米汽車的發(fā)布會上,雷總又要開始講他連夜說服高管的故事了。。。

本文來源:差評

差評

網(wǎng)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推薦 手機 筆記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業(yè) 出行 未來
二維碼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