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要聞 > 生活> 正文

視覺中國又來給兄弟們普法了。

差評 整合編輯: 徐晶晶 發(fā)布于:2023-08-17 14:22

這幾天,視覺中國和微博用戶 Jeff 之間的瓜,上了熱搜。

事情經過不算復雜,但相當熱鬧,差評君先替差友們梳理一下過程。

起先,是博主 Jeff 發(fā)了一條微博,說視覺中國突然找到自己,表示 Jeff 的公眾號圖片有侵權行為,索要賠償。

并把涉嫌侵權的圖片全部打包發(fā)給了 Jeff,共 173 張,合計需要賠償 80000 多元。

而 Jeff 看了一眼視覺中國發(fā)來的圖片包,卻發(fā)現里面的圖居然全是自己拍的。

并且,Jeff 的這些作品,也從未和視覺中國有過合作。

屬于是在作者自己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圖片所有權就莫名歸了別人,自己還要為自己的作品付費。

而關于視覺中國到處維權的事,大伙應該早就有所耳聞。

但維權維到別人家門口,還指著人家門口“ 對聯兒 ”收費的事,估計這還是頭一次。

所以網友們也都喜聞樂見,這件事很快就發(fā)酵成了微博熱搜,直接霸榜。

可熱度高了后,評論區(qū)也傳出了些許質疑,有人開始分析這件事的邏輯鏈條。

表示 Jeff 雖然是圖片原作者,但“ 銷售權和著作權 ”,可能早就兜兜轉轉到視覺中國手里了,所以視覺中國這波回馬槍,很可能是沒問題的。

然后,還有人搬出了 18 年 Jeff 和視覺中國合作過的案例,試圖證明二者的簽約供稿關系。

就在討論愈演愈烈時,視覺中國也緊接著發(fā)了一條公告,公告里徹底捋清了背后復雜的合作關系。

并宣稱,視覺中國擁有對涉事圖片的“ 完整銷售權 ”。

而且事情還不算完,還會繼續(xù)與 Jeff 保持聯絡,To Be Continue。

接下來,精彩的來了。

Jeff 立馬轉發(fā)回復到,自己已經向乙方 Stocktrek 核實。

對方表示,視覺中國壓根就沒有圖片的任何版權,也無權銷售。

截止發(fā)稿日期,視覺中國尚未做出回應

目前事情的最新進展,是華龍網記者從 Stocktrek 那里了解到,Getty 將聯系視覺中國,“ 計劃 ”下架相關圖片。

到此,事件告一段落。

其實整件事并不算復雜,但因為涉及了著作權所覆蓋的權益范圍,且一家接著一家授權,中間多少有點亂。

所以,為了確保專業(yè)性,差評君找來了我們的法務外援。

而律師在了解事情全貌后,就直接說了“ 作者幾乎不可能侵權自己 ”。

至于為什么這么說,下面就從法理這個層面,好好跟差友們說道說道——

一開始,我們需要先搞清楚視覺中國對涉事圖片,到底擁有哪種權利。

從 Jeff 最先公布的資料中可以得知,視覺中國開始先是表示“ 自己擁有著作權相關權利 ”,所以才向 Jeff 發(fā)出了維權通知。

而在上文視覺中國的微博聲明中,又改口成了“ 完整銷售權 ”。

對此,我們的律師表示:

著作權相關權利這個說法,是非常模棱兩可的,因為它可以指代很多其他權利。

至于完整銷售權,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二章第十條中羅列出的十七條權益中,壓根就沒有什么銷售權。

所以,還需要視覺中國進一步解釋,所謂的完整銷售權,到底匹配了法律中的哪一條、哪一項。

總之,從視覺中國自己發(fā)布的內容來看,基本可以視作是沒有維權權利的。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況下,視覺中國才有權銷售 Jeff 的圖片,甚至告 Jeff 侵權呢?

律師和差評君說,首先,無論如何,Jeff 都是擁有自己的署名權的。

同時,Jeff 還可以授權其他平臺出售,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也可以使用。

如果 Jeff 真對自己的照片造成了侵權,那就只有一種情況——

他把自己除了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并非授權,而是轉讓給了第三方平臺,或是在授權協(xié)議中明確表示了 Jeff 自己不許以商用、分享等方式發(fā)布圖片。

但現在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據 Jeff 所說,Getty 也沒資格將涉事圖片轉授給視覺中國,可視覺中國此前一直在公開售賣圖片,這反而是侵犯了 Jeff 的著作權。現在找上門,屬于是傷敵 -800,又自損 1000。

如果再深究下去,視覺中國還可能涉嫌冒名維權,演變成欺詐行為,更別提翻案了。

這波基本可以說,視覺中國是在有侵權風險的情況下,還試圖維權。

而拋開這件事,差評君其實也早就想聊視覺中國了,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們也和 Jeff 一樣,被視覺中國找上門索要過費用。。。

大概幾個月前,視覺中國突然聯系到我們,稱有 195 張圖片需要核實來源。

并表示,如果所用圖片沒有視覺中國的授權記錄,那就要以商務合作的形式進行下去,一張圖片需要支付 230 元,總價 46000 元。

支付后,前期的 195 張涉事圖片方可免責,視覺中國還會再提供一年 200 張圖片的使用權。

看到這件事,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懵。

因為,我們已經向另一家圖庫付過錢,并獲得了使用權。

也就是說,我們買了別人正常銷售的版權圖片,且正常合理使用,卻又被視覺中國找上門收取費用,相當于一份圖片要花兩份錢。

而在我們明確提出圖片來源后,直接反問視覺中國是否有“ 獨家銷售權 ”。

得到的回答,是這樣的。

差評君基本可以理解為,這 195 張涉嫌侵權的圖片,視覺中國自己可能也沒搞清楚哪張是他們獨家的。

可我們就是從購買的圖庫里找圖用而已,賣我們版權的圖庫也可以為我們做擔保。

總之,最后和視覺中國又是一番拉扯,差點把我們和另一家圖庫的保密合同搬出來,這事才算作罷。

到這里,差友們可能已經一腦袋問號了。

這個視覺中國,為啥這么勇,即使手里資料并不完整,也要到處維權?

而且別人圖庫里的圖片,怎么總能跟它掛上關系呢?

要想解釋這些事,就又得翻翻老黃歷了。畢竟視覺中國不是第一次上熱搜,也不是第一次因為版權的事翻車了。

各位還記得幾年前 EHT 公布的第一張黑洞嗎?

當時因為視覺中國把這張黑洞圖片放到自己圖庫里,并明碼標價收費的事,就吵過一次。

甚至連中國國家天文,都沒逃得過視覺中國的制裁。

它們拿著一些公版圖片,就愣是讓你打錢。

對于這種情況,說起來有點復雜,但簡而言之就是——

由 EHT 拍攝的黑洞圖片,屬于是公版圖片,EHT 方很樂意把圖片免費提供給各個媒體使用。

而視覺中國與多家媒體合作,因此媒體所使用的圖片,視覺中國也會獲得編輯類圖片使用權,于是,它就“ 順理成章 ”放進了自己的收費圖庫中。

但就算它這么干,我們其實也依然可以使用。因為真正的著作權,是 EHT 的。

所以視覺中國當年就被群嘲過一次,并公開表示過不會再追究黑洞照片的使用權。

至于著作權的擁有者 EHT 為啥不向視覺中國維權,差評君猜測可能是由于人家有很多正事要做,沒空吧。

歐洲天文臺關于圖片使用權說明基本只要明確標注來源就可以使用

當然,這也不過是“ 視覺中國維權日記 ”里的小風波。

像是各家公司的 LOGO、活動照片、建筑攝影等,也全在視覺中國的圖庫中。

所以,只要視覺中國想,完全可以用“ 騰訊在自家宣傳稿中,使用了自己的總部大樓照片 ”這種理由,跟最強法務部操練操練。

關于這件事,說起來也很離譜,因為視覺中國簽約了很多攝影師、設計師,為它持續(xù)供稿。

按照視覺中國自己的說法,這些品牌相關照片,屬于是攝影師的“ 創(chuàng)作作品 ”。

甚至自家圖庫里,和鳳凰網一模一樣的 LOGO,視覺中國也表示,這是簽約設計師的手繪臨摹作品,即使完全一樣,里面也有無差別人類勞動的成分。

總結一句話,就是出現其他品牌元素,都是二次創(chuàng)作,所以不構成侵權。

更更離譜的是,視覺中國的版權圖庫里,還曾有中國的國旗和國徽。

而視覺中國給出的解釋也如出一轍:這些國旗國徽矢量圖,都是手工繪制的。

所以,也還是藝術作品。

這就使得,視覺中國似乎有點立于不敗之地,除了它自己,沒人可以打敗它。

一方面它合作的機構組織足夠多,另一方面對版權的控制也很強,自然讓它的維權底氣滿滿。

但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中的條款,我們其實可以明確得知,就算是二次創(chuàng)作,商標和國旗國徽也對商用的行為要求十分嚴格。

這么看來,之前的視覺中國,已經不算是在侵權的邊緣試探,而是在侵權的范圍里進進出出,來去自如。

 

總之,由于圖片版權問題的復雜性和可周旋余地都很大,所以,據我們公司設計大兄弟說,多數圖庫平臺,都有不太公平的獨家盈利手段。

但即便是這樣,差評君覺得凡事也得“ 講道理 ”。

什么東西是自己的,什么東西應該維權,首先自己心里就得先有數。

如果始終抱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心態(tài),那真不知道,以后還要捅多少次馬蜂窩。

文章來源:差評

差評

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推薦 手機 筆記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業(yè) 出行 未來
二維碼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