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北京地區(qū)的銷售李園,很久沒有感受到忙碌了,直到8月底MONA M03上市。
根據(jù)小鵬汽車官方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MONA M03在上市的52分鐘內,大定數(shù)量就已經超過1萬輛,48小時后大定數(shù)量超過了3萬輛。在最新的周銷量榜單(9月9日-9月15日)中,小鵬汽車也憑借M03抬升了排名,0.43萬輛的周銷量使其排名上升了兩位。
其實,小鵬汽車苦于銷量低迷已久。今年前7個月,小鵬汽車累計賣出去的車僅為6.3萬輛,對比理想汽車,同一時間段內交付量達到24萬輛,蔚來也累計超過了10萬輛。
M03上市帶來的火熱,讓小鵬汽車的一線銷售們視為改變銷量走低的一顆救命稻草。
“現(xiàn)在主動約看車、試駕的消費者,是7月的三四倍”,李園稱。而在此前小鵬汽車向供應商發(fā)布的一封內部信里也提到,繼上市48小時鎖單3萬后,M03的單日新增訂單超過2000輛。
但隨著M03的熱賣,質疑聲也隨之四起。其中“關于M03未來是否會成為網約車”的猜測層出不窮。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MONA M03的設計基礎來自滴滴的“達芬奇”項目。李園告訴Tech星球,向她咨詢的每一位客戶都會問出這樣的問題:M03以后會賣給網約車渠道嗎?
對于眼下沉浸于銷量暴增的小鵬汽車而言,這個問題也必將是MONA難以繞開的難題。
小鵬M03,堅決不做網約車?
熱銷的MONA M03,與小鵬和網約車平臺滴滴的收購案有著淵源。
去年8月下旬,小鵬汽車在港交所公告稱,小鵬汽車將發(fā)行占交易完成后總股本3.25%的A類普通股,收購滴滴旗下智能電動汽車項目相關資產和研發(fā)能力。滴滴將成為小鵬汽車的戰(zhàn)略股東,首批股份的鎖定期為24個月。
此次收購達成后,小鵬汽車將以全新品牌發(fā)布A級智能電動汽車,項目代號“MONA”。
但收購并未就此結束。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以及小鵬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顧宏地在后續(xù)的媒體溝通會上透露,這次收購分階段完成,前期支付對價是交易完成后3.25%的小鵬汽車A類普通股。后期,雙方設立了對賭條款,主要根據(jù)“MONA”的銷量來設置達成條件。
根據(jù)雙方協(xié)議,設定如果每年滴滴在出行體系里賣出10萬輛,會有額外對價支付;如果每年達到18萬輛的銷量且連續(xù)兩年達成這一目標,滴滴對小鵬汽車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提升至約5%。
顧宏地在溝通會上還提到,MONA車型旨在滿足普通消費者(C端)以及網約車隊等運營車輛(B端)的需求。
根據(jù)騰訊深網此前報道,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在去年收購滴滴造車業(yè)務時表示,“MONA”項目會有多個SKU,分別面向B端的共享出行市場和C端的個人消費市場。他設定了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保守目標,同時透露他對銷售數(shù)字的期望遠遠超過這個數(shù)字。
今年8月13日,小鵬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已于7月30日開始生產量產車輛小鵬MONA M03。汽車行業(yè)有分析認為,M03很可能是面向B端的網約車車型。
但是,MONA M03上市前后,在近兩個月小鵬汽車的官方宣發(fā)中,反而不斷在與網約車“劃清界限”。
何小鵬在此前全球首秀的直播中也肯定地表示,小鵬MONA M03并不會推出“的士版”。在后續(xù)M03發(fā)布會上,何小鵬介紹M03用戶畫像時,頻繁提到年輕人首購、智能升級換購和新生家庭增購群體,但對B端群體只字未提。
而在9月18日,小鵬汽車MONA系列產品負責人楊光對于“訂單一大半是網約車”的外界傳言也回應稱:“網約車公司,基本一臺也沒有。”
另一位接近小鵬汽車的內部人士則告訴Tech星球,M03最早的開發(fā)邏輯的確是面向網約車市場,但拿到項目后做了很大的改動,“現(xiàn)在M03的掀背轎跑設計已經不適合網約車市場了!
圍繞“MONA M03有無網約車銷售渠道”這個問題,小鵬汽車官方則回應Tech星球稱:“沒有”,并且表示,滴滴與小鵬汽車此前的采購約定,不會聚焦在MONA M03這款車型上。
飽和的網約車市場,小鵬汽車難“分羹”
在2023年全國網約車市場新增的84.8萬輛新車中,廣汽埃安提供了大概22萬輛,占全年網約車新增總數(shù)的25.8%;比亞迪提供了19.1萬輛,占全年網約車新增總數(shù)的22.3%。
作為網約車市場的“寵兒”們,根據(jù)比亞迪和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截止2023年,埃安和比亞迪在網約車占據(jù)的市場份額已經接近60%。至于剩下的四成市場,則被榮威、廣汽、啟辰、幾何等品牌瓜分。
與此同時,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如今的網約車市場已經趨向飽和。此前包括三亞、上海、珠海等多地交通管理部門,都發(fā)布了網約車行業(yè)運營動態(tài)與風險提示,提示了市場運力的飽和狀態(tài)。
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網約車市場共銷售84.8萬輛新車,其中新能源網約車新增74萬輛新車,有23%的增長,滲透率已達90%。
若以小鵬汽車和滴滴協(xié)議中設定的“每年達到18萬輛銷量”的目標來計算,意味著小鵬需要在競爭近乎飽和的市場中,從廣汽埃安、比亞迪以及北汽等一眾盤踞于B端渠道的車企手中,拿到網約車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一位網約車租賃公司的負責人認為,這并不容易。他向Tech星球表示,目前B端對小鵬汽車做網約車感知不深,盡管是滴滴背書,也需要時間來培育市場。
而且,對于當下的小鵬汽車而言,進入網約車陣營,眼下還存在潛在的風險。
2020年至2023年,廣汽埃安的確嘗到了網約車帶來的甜頭,銷量分別為5.59萬輛、12.02萬輛、27.12萬輛、48萬輛。其中,2023年廣汽埃安2023年累計銷量為48萬輛,同比增長達到了77.02%,其網約車渠道占據(jù)了其全年總銷量的45%。
但受當下市場飽和的影響,進入2024年后,廣汽埃安總銷量開始出現(xiàn)下滑。2024年1至8月,廣汽埃安累計的總銷量僅為18.6萬輛,同比下滑7.74%。
而且,由于過于依賴網約車市場,廣汽埃安網約車標簽在消費者群體已經深入人心。當下其面向C端市場的產品,也很難讓消費者買單。一位埃安的銷售人員稱,服務主要就是網約車車主,“很少有C端消費者來咨詢埃安!
如果,小鵬汽車將MONA推向網約車渠道,其過往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塑造的“智能化”形象也將發(fā)生變化。到時,將面臨和埃安一樣的難題。
MONA能否成小鵬“銷量焦慮”的解藥
理想狀態(tài)下,滴滴與小鵬汽車的對賭協(xié)議能順利達成,大概率是一次“雙贏”?是笠(guī)模效應的小鵬,能夠拿到年銷10萬的訂單,而滴滴也能將智能電動車項目重新“變廢為寶”。
根據(jù)小鵬汽車方面的透露,現(xiàn)在已經上市的MONA M03這款車型,滴滴與小鵬的合作并沒有相關渠道的采購計劃。
對于后續(xù)MONA系列是否會做網約車渠道,小鵬汽車方面并未否認,而是回應Tech星球稱,會在合適的時機披露。
在這之前,小鵬汽車或許更期待依托M03的銷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打贏一場翻身仗。就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中,何小鵬曾放出豪言,“今年下半年,MONA預計會比雷總的小米SU7有更好銷量。”
小鵬汽車苦于銷量已久,MONA M03的推出背景,正是建立在小鵬汽車持續(xù)虧損和銷量疲軟的狀態(tài)下。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小鵬總共有六款車型在售,包含了轎車、SUV、MPV等多種車型,但在今年1至8月小鵬汽車累計銷量僅為7.7萬輛,今年月均銷量低于1萬輛,對照其全年銷量目標28萬,完成率僅有27.5%。相比之下,小鵬汽車與其他新勢力車企的差距逐漸拉大。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還處在持續(xù)虧損的狀態(tài)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鵬汽車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384.3億元。為了留在“牌桌”上,提升銷量對于小鵬汽車而言極其緊迫。
而MONA M03打出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下沉的賣點,的確切中了當下中低端主流C端市場的需求,從而推動了M03的熱賣,也讓小鵬汽車在日益嚴峻的競爭中得以喘息。
但目前,小鵬汽車面臨的競爭壓力依然不小。
在10萬至20萬元價格區(qū)間中,小鵬汽車的競爭對手是比亞迪和傳統(tǒng)車企,根據(jù)中汽數(shù)研數(shù)據(jù),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該區(qū)間的銷量達84.67萬輛,占據(jù)18%的市場份額,而大眾汽車占據(jù)第二位,份額達到了10%。
而且,越來越多的車企正在,或者即將把高階智能駕駛技術向中低價位車型下沉,一旦高階智駕快速下沉已成大勢所趨,MONA M03的優(yōu)勢將會削弱。
今年8月底,在成都車展開幕日當天,楊光透露,“去年7月,大眾、小鵬宣布展開深度合作,交易達成后小鵬汽車就已經開始著手做下一代產品、平臺的規(guī)劃,其中小鵬MONA系列也有后續(xù)車型的計劃!
小鵬汽車能否逆風翻盤,以及和滴滴在網約車渠道合作的走向,或許還在路上。
本文來源:Tech星球
精選推薦
熱門出行排行榜
原創(chuàng)IP推薦
換一換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美國新造車公司Nikola即將面臨破產,被稱為卡車界的特斯拉。根據(jù)華爾街日報,Nikola正在討論多個戰(zhàn)略轉型方案,包括出售核心資產、全面重組或申請破產保護。原因是公司資金緊張,股價已跌至54周以來最低水平。自2020年上市以來,Nikola的股價縮水99%以上。
Nikola | 破產比亞迪距離超越華為還有多遠?根據(jù)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差距,華為與比亞迪之間的競爭正在加劇。盡管華為在重回巔峰,但比亞迪正在崛起成為電車之王。兩家公司在研發(fā)投入、凈利潤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都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此外,比亞迪正推出智駕天神之眼,并計劃在2025年發(fā)布21款智駕車型。
比亞迪 | 華為2025年,國產汽車迎來標志性節(jié)點,仰望U9、尊界S800和蔚來ET9備受矚目。它們的懸掛系統(tǒng)具備顛覆性優(yōu)勢,有的展現(xiàn)出卓越的越障能力,有的凌波微步般平穩(wěn),還有車型能載著香檳塔通過減速帶。本文詳細解析了這三家車企的懸掛技術特點,并分享了試駕蔚來ET9的真實體驗。
懸掛系統(tǒng) | 主動懸架技術車企起名梗引發(fā)討論:新車配置名稱越來越難記,數(shù)量多且叫法不一。這種方式是否過頭?配置名變得更復雜、硬核,難以理解和記憶。油車時代的命名邏輯相對克制,時間的威力幫助人們記住品牌標簽。電車時代迭代速度快,給每個設計或技術都起新名字導致消費者無法消化和記憶,并干擾之前的叫法。
配置命名 | 技術復雜性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車交付超過2.9萬輛,目標全年交付35萬輛;零跑汽車成為新造車月銷冠,3月份交付3.7萬輛;理想汽車同期銷量36674輛。蔚來品牌Q1季度共交付42094輛,樂道品牌14781輛。小米SU7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連續(xù)6個月突破20000臺大關。極氪科技集團3月銷量40715輛。
銷量 | 新能源汽車